
林茂芳,浙江大学附属一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原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内科血液病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工作五十四年。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血液病学科带头人以及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血液科主任。曾担任中华要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和浙江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主委以及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和浙江抗癌协会血液淋巴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及名誉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理事
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淋巴分会主任委员及名誉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
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
卫生部同行评议专家
浙江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牵头人
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血液病学科带头人
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血液科主任。
国家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库专家
国家药品监管局临床药理基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
国家级和省部级10种学术杂志编委(或常务)
1)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化学/免疫学临床治疗及机制研究;
2)骨髓移植及移植免疫;
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及机制。
从事内科血液病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工作五十六年。擅长血液病诊断与治疗,尤其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恶性血液病以及骨髓移植及移植免疫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厅级医药卫生项目十余项。
1980年在国际、国内首次报道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在恶性组织细胞病鉴别诊断中价值。该结果被临床、多种医学专业教科书和参考书采用。八十年代初,在国内首先报道《成人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者的临床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第一获奖者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七十年代以来一直研究从中草药提取的三尖杉酯类生物碱单用或联用其他药物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理,发表论文十余篇。1980年报道,以主要研究出院发现单药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AL)完全缓解率(CR)21.0%,与阿糖胞苷媲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R率42.9%,与其他药物无交叉抗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及卫生部科学大会科技进步奖(集体)、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项(二等),2002年《高三尖杉酯碱致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以第一获奖者获得省医药卫技创新奖(一等)和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在浙江省首先开展血细胞去除术和血浆置换术救治SLE、TTP等危重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八十年代以来对主要参与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与基础有较深的研究,该项目研究成果于2003年、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对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免疫性血液病以及对其他学科相关的边缘性疑难杂症的诊治卓有成效。获得国家及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15项。在国际及中华系列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60余篇。SCI收录约30篇。参编《大中华内科学》《临床内科学》《现代临床血液病学》《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等和大学教材10余部。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