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3项,全面发力!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浙大一院捧回多项大奖

2022-07-121932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2年7月11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等领导出席会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继续全面发力,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科技创新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浙江省科技创新、人才强省首位战略贡献“浙一力量”。

梁廷波(中)、肖永红(右)和李君(左)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肝胆胰外科梁廷波教授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该成果针对临床上肝细胞癌易复发、易转移的诊治困境,从肿瘤免疫逃逸角度入手,在肝癌起始、生长、转移几个发生发展关键阶段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丰富了现有肿瘤免疫逃逸理论,提供了若干药物新靶点,为肝癌治疗新策略开发打开了全新思路,提升了我省在肝癌研究领域的竞争优势。


梁廷波教授


“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什么?有哪些突破性成果?对肝癌患者来说将会如何受益?



梁廷波教授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把人体免疫细胞比作“警察”,把癌细胞比作“敌人”。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体内细胞衰老、损伤、变异等产生的“敌坏分子”,“警察”会第一时间发现并清除。但是肝癌细胞比较狡猾,会想方设法躲避“警察”的追击,在“警察”眼皮底下“犯案”却不被发现;又或者,即便“警察”追踪到了,也被“策反”而失去杀敌能力,发生“免疫逃逸”。如何打破肿瘤的免疫逃逸是目前肝癌治疗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


《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瞄准了肝癌发生发展三个关键阶段,针对肝癌起始阶段如何逃避严格的免疫监视、肝癌生长阶段如何对抗局部免疫、肝癌转移阶段如何抵抗外周免疫清除,全面解析了肝癌免疫逃逸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主要包括:1.揭示了Hippo-YAP信号介导的肝癌起始阶段免疫逃逸机制;2.发现了坏死-炎症介导的肝癌生长阶段免疫逃逸机制;3.提出了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介导的肝癌转移阶段免疫逃逸机制。


研究团队期冀从临床上将肝细胞癌患者分成三个类型:免疫正常、免疫荒漠、免疫抑制。从而进一步研究哪类分型更适合免疫治疗,哪类分型和靶向治疗结合更有价值。



“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未来对于肝癌的免疫治疗会更加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同时免疫治疗也将融入综合治疗体系,而不仅仅只是单打独斗的治疗方式。”梁廷波教授也反复强调,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项研究已经进行了六七年,目前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团队将进一步挖掘肿瘤免疫逃逸机制,针对发现的新靶点及机制开发小分子药物,努力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诊治的实际效果。期待研究成果能早日实现转化应用于临床,造福广大患者。”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浙大一院捧回多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肖永红教授


与此同时,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永红教授团队的《新冠病毒等重要疫源微生物组研究》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首次对我国新冠病毒为代表的疫源微生物组开展系统性摸家底式的研究,取得突出成绩。


通过涵盖20余省市区,对120余种动物以及临床患者5万样本开展多组学、病原发现、发病机制等研究,掌握了我国不同生境疫源微生物多样性与跨种属传播的特征,发现并克隆新病毒基因组2270多种,阐明了其系统进化与遗传特征;新冠来袭及时投入科技抗疫,利用自主研发神经网络新算法deepHoF,早期确定水貂为新冠最可能中间宿主,阐明新冠损害心脏机制;揭示了蝙蝠作为多种烈性病毒宿主的免疫适应性机制。首次发现宿主细胞miRNA-138通过ICP0、Oct-1和Foxc1导致HSV-1隐形感染机制,阐明了EBV感染持续机制;阐述ZIKA病毒免疫性脑损伤机制。全球第一次发现了高毒肺炎克雷伯菌KL64亚型,获得高毒鲍曼不动杆菌、沙门氏菌、创伤弧菌流行与致病的详实数据;发现新型耐药基因tet(X14)。研究成果极大丰富了我国疫源微生物组数据与理论,提升了我国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基础研究水平,为我国生物安全、疾病防控、动物防疫奠定了坚实科学基础。


李君教授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君教授团队的《肝衰竭精准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推广应用》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针对肝衰竭高病死率的国际医学难题,团队开展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多中心、前瞻性的乙肝肝衰竭队列研究,创建了适合乙肝肝衰竭诊断的中国标准COSSH-ACLF和预后评分体系,使危重患者的早期精准诊断率提高19%,病死率下降12%,显著提升我国肝衰竭救治的临床管理与决策能力;提出了“乙肝病毒激活引起免疫代谢失衡是乙肝肝衰竭核心发病机制”的新理论,指导临床精准救治;证实DLL4重建微胆管结构是干细胞移植救治肝衰竭的新机制,开辟单分子精准救治肝衰竭新策略;首次利用单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构建肝细胞和免疫细胞双人源化小鼠,创建了国际上首个乙肝病毒自然感染的乙肝肝硬化小鼠模型,高度模拟人类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导致肝硬化的病理过程,为乙肝肝硬化和肝衰竭新药、新技术研发提供了理想的疾病动物模型,显著提升我国乙肝研究的源头创新能力。新成果填补了多项国际国内空白,授权发明专利7件、发表高影响力SCI论文7篇(IF>30),并辐射全国19省市32家高校医院,显著降低病死率。为攻克肝衰竭高病死率的国际医学难题提供了早诊可治的新理论、新技术和中国方案。


此外,浙大一院总部一期泌尿外科主任夏丹教授团队的《泌尿系疾病中腔镜微创技术集成创新及应用》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七十五载不忘初心

以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是实现国家、全省和浙大一院高质量发展的指导路径、有力支撑与坚强保障。”梁廷波书记说,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攻关,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和“临门一脚”问题。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浙大一院的临床科学家们而言,科研要顶天立地,“顶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地”——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体“浙一人”要努力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患者床边,把成果应用在祖国建设与救治一线。


在推动国家层面重大疾病诊治及健康促进领域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科技问题攻关上,浙大一院通过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对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前沿科技,聚焦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罕见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瞄准精准医学、再生医学、数字医疗、创新药物、抗体与疫苗工程等进行突破。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梁廷波书记强调,浙大一院全体员工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勇于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取得更多国际领先、具有浙江特色的创新成果,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助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