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来了,你还没学会TA?浙一专家: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3-05-172201

随着杭州亚运会逐渐临近,全民喜迎亚运的氛围越来越浓,各种运动赛事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激烈竞赛中,难免出现意外伤害,其中有些情况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这时掌握急救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不单单是在体育赛事中,日常生活中,也时有意外发生,小编有一位好友曾说,他亲眼看着一位同事在工作中突然捂着胸口倒下去,但由于缺乏急救知识,他们没办法给昏迷的同事急救,最终这位同事因心梗不幸去世了。


近几年,猝死的新闻屡屡登上热搜,猝死可分为心源性、脑源性、肺源性等几大类,其中心源性猝死是主要原因,而在心源性猝死中,心梗又占了绝大比例,其他的心源性猝死如恶性心律失常等也往往和心梗有关。


连续接诊3位年轻心梗患者


“这几天,我们一下子接诊了3位30岁左右的年轻心梗患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李军医师说。


28岁小伙阿涛(化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他平时工作很忙,作息不规律,饮食更是不健康,前阵子出现了胸闷、乏力、发烧的症状,在家附近医院就诊后,一直被当作感冒在治疗。然而吃了几天的药,阿涛胸闷胸痛的情况不断加剧,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后,经心电图检查,发现他ST段明显抬高,这是典型的心梗表现。


随后,经过进一步检查,阿涛被发现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并出现了室颤,威胁生命,心内科专家团队紧急为他进行了急诊手术,为他放入支架开通了血管。


还有两位30岁左右的男子,一人是在外出开车途中突发胸闷胸痛,被紧急送来浙大一院急诊科抢救;还有一位男子在就医途中因心梗突发心脏骤停,经浙大一院急诊专家团队全力救治后终于转危为安。


这3个发生心梗的年轻小伙都有共同的特点:熬夜、超重、生活作息不规律等。


“和大家惯常认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同,如今心梗几乎快成了‘年轻病’了,从我们临床接诊到的病例来看,30至50岁人群已经成为急性心梗的‘主力军’。”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郭晓纲主任医师说。


急性心梗一般发生在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血管内膜上有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从而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狭窄、硬化,当某一诱因导致斑块发生破裂后,血小板就会大量聚集在破裂部位表面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心梗、脑梗等意外。


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不明,但可以明确与高血脂、高血压、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熬夜、压力大、久坐、肥胖等息息相关。现代年轻人往往都有这些“通病”,很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一旦斑块形成,如果再受到外界刺激,比如剧烈运动、紧张、寒冷刺激等,斑块就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引发心梗等意外。


心梗的发生一般有一些征兆,年轻人千万不能忽视这些身体的求救信号:如果突发较长时间的胸闷或胸痛,特别是伴有出虚汗、气短等症状时,就要引起重视,需要立即呼叫120就医。另外出现左肩、左上肢及背部疼痛、一过性意识障碍、晕厥先兆等症状,也需及时就诊,明确心脏状态。


掌握这个技能 关键时刻可救命


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容易出现“心脏骤停”,即患者在胸痛发作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自主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此时,如果能在4分钟内为患者实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则可以有很大的几率救活患者,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情况是家属在原地等待救护车到达,患者的生命也在等待中消失殆尽。 


掌握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


浙大一院联合都市快报浙医在线,于5月23日和5月26日推出两场“健康迎亚运 ‘救’在你身边”急救培训,送出60个急救培训名额,进一步增强市民自救互救的能力,助力“人人关心急救、人人懂得急救、人人参与急救”。感兴趣的市民可就近选择适合自己的场次。


培训时间


5月23日(周二)14:30-16:30 大学路院区(杭州市上城区老浙大直路17号)

5月26日(周五)14:30-16:30 总部一期(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367号)

培训内容:CPR+AED使用

可团队报名!

同时,浙大一院也针对团队开展“健康迎亚运 ‘救’在你身边”急救培训,有培训需求的团队(如学校、机构、公司等)可以进行团队报名,在报名时留下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后续将会有工作人员联系,可根据团队时间需求进行上门培训。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如何报名?


1扫码报名。报名截止5月24日16:00


2扫码加入“急救培训-浙医在线交流群”,将优先获得培训名额

近日,浙大一院心内科副主任胡晓晟主任医师将进群,针对心血管相关问题和大家交流,并在线答疑。

更多链接

浙大一院于2019年设立“第一时间·心动再现”急救基金,致力于急救知识技能传授,急救设施完善,急救导师团队建设等,以推动形成“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的全民风尚。在公益基金的支持下,急救培训已走进80多家企事业单位,培训学员超30000人次,不断提升民众急救水平,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置。

急救培训

“第一时间·心动再现”急救基金定期开展急救培训,个人或团队可关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一院”微信公众号,在门诊服务或住院服务的更多服务里,进入“急救培训报名”通道完成注册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