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举办的第49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上,我国共有7名护理工作者获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雪红就是其中一位。从事护理工作38年来,她在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次次冲锋在前,直面危险,练就出“火眼金睛”般的洞察力,缓解患者的痛苦。有她在的地方,同事、患者,都很安心。
危重病人的人工气道管理怎么样,多久唤醒一次,胃肠道功能的评分如何,肠内营养喂养量有没有达标……赵雪红每一次查房,都像是给护理团队来一场“突击考试”,紧盯每一个细节。 这次查看的病人,入院时有大面积脑梗,伴随呼吸衰竭和胃肠功能紊乱,这类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赵雪红紧盯关键环节。
![](https://pics4.baidu.com/feed/ae51f3deb48f8c54c4b73f9e95c8e8f9e1fe7f0d.jpeg@f_auto?token=00f44abb2135c153a882b004904a002f)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副护士长 高昕:她有一个非常敏感的洞察护理问题能力,她非常注重管道的积水问题,哪怕是有一滴水呛到病人的肺里面,可能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肺部感染影响。所以她一直要求我们当病人的代言人,从病人身上及早发现一些问题。
![](https://pics6.baidu.com/feed/d000baa1cd11728b193c4abb781d06c2c2fd2c00.jpeg@f_auto?token=97c811cb844c1345f55e77f82f1a968d)
当医生的“眼睛”,时刻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做病人的“代言人”,及时评估重症患者的诉求。这是赵雪红服务患者的宗旨,也是她对护理团队提出的要求。除了日常查房,她还扎在一个个讨论会里,针对工作中容易忽略的“小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这次,她就揪出了氧气流量表的标识问题。
![](https://pics6.baidu.com/feed/9d82d158ccbf6c81b51a1b0b12df743932fa4015.jpeg@f_auto?token=de4f6c57082071ce150b050105afc230)
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赵雪红:看起来很小的一件事情,就可能导致我们抢救病人的时候,氧气供给不上。那我们就努力去改善。
![](https://pics6.baidu.com/feed/8c1001e93901213ff09ebb7be406f3dd2d2e95d2.jpeg@f_auto?token=38b4c24dd61bc5209c1f4854e3718538)
对待工作很细心、对待患者有耐心、解决困难有决心。在患者、同事眼中,有赵雪红在的地方,就会很安心。
![](https://pics3.baidu.com/feed/ac345982b2b7d0a2c95b07b57b0eb3054a369a72.jpeg@f_auto?token=33354a6bd1010cd5922bd2d0e9d8883d)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耳鼻喉口腔科护士长 陈寒春:发现一个问题,她就会想,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一些解决办法,而且不只想一种解决办法。
![](https://pics0.baidu.com/feed/bba1cd11728b47107611b054782f06f1fd03235e.jpeg@f_auto?token=c9ee490fc9da9fab4e61a1959cc56b5e)
在工作的38年间,在非典、H7N9禽流感、汶川地震、西非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等海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赵雪红总是冲在一线,直面危险,从未缺席,经受住了一次次生死考验。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她带领护理团队承担了浙江95%危重型患者救治,创造了“危重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战绩。她参与编写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册》被翻译成26种语言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为全球抗疫作出了护理工作者的贡献。
![](https://pics3.baidu.com/feed/dc54564e9258d109836863fd60b909b36e814de0.jpeg@f_auto?token=57088757e71dde82b85c8496b52c51dd)
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赵雪红:临床是第一线,我自己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的话,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南丁格尔精神也是要专业精湛,无私奉献。其实我们护理这个工作本身就是很平凡的,但是平凡的事情要把每一件都做好,而且我要求我自己每件事情要做到极致。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服务效能,把病人可以护理得更好。
视频新闻
医院动态
-
绘制浙江医学创新图谱 浙大一院获多项省科技创新大奖
2024-11-22 -
浙大一院:从“三明经验”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