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援马里中国医疗队医生妙手“拆弹”》

2024-03-29404

2024年3月,非洲马里。平缓的尼日尔河穿过首都巴马科城,蜿蜒的河道不仅酝酿着新的生命,更像中马两国绵延不断的友谊。

75岁的非洲妇女阿瓦在援马里中国医疗队普外科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方云主治医师的悉心诊疗下,摆脱了困扰她10年的颈部巨大甲状腺肿瘤。

方云和患者阿瓦合影

75岁非洲奶奶,脖子上巨大肿物困扰了她十年

2023年11月底,方云作为第29批援马里中国医疗队成员,踏上了这片距离杭州13000公里之外的古老国度。这里远离海洋,因为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甲状腺肿病人并不少见。但大部分当地人因为经济原因会放任不管,一直拖到脖子肿到像是挂了“气排球”才不得不到医院求助,这往往让简单的疾病变得复杂而棘手。

阿瓦巨大的颈部肿瘤

2024年2月初,方云接诊阿瓦时,她脖子上这颗超过两个成人拳头的庞然大物,质地坚硬,位置固定,压得她呼吸困难、无法喘息。

阿瓦回忆,这枚起初只是钱币大小的肿瘤,在她脖颈上“野蛮生长”了至少十年。因为就医昂贵,她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来找医生。最近两年肿瘤疯长,死死“掐”住了她的气管与食管,让她无法低头、平躺和侧卧,只能斜靠着睡觉,吃东西喝水下咽都非常困难。她甚至不敢奢望自己还能平安熬过旱季,再幸运地看一场降雨。

方云当即对阿瓦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这枚肿瘤来源于甲状腺,紧紧包绕气管,导致气管缩窄,并明显推挤向左侧,肿瘤周围的正常血管组织也受到了严重压迫。再拖下去,一场小的感冒就可能随时让阿瓦窒息,威胁她的生命安全。


挑战凶险,五个小时成功“拆弹”

甲状腺手术是非常精细化的解剖手术之一,在国内,针对类似巨大甲状腺肿,会在手术前对肿瘤粗壮的血管先进行介入栓塞,待肿瘤没了血供、变小之后,再进行手术,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风险,也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常规还会使用到超声刀、双极电刀等止血器械以及神经监测设备。

在马里,由于条件的限制,马里医院又缺乏有效的止血器械及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巨大甲状腺肿瘤切除,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手术风险极大。当地医生不敢接手,只能求助于中国专家。

方云医生就此向队长徐小平进行了汇报,队长向马里医院胸外科提交重大疑难病例讨论。经过沟通,医院胸外科于3月6日组织了一次由马里医院胸外科Togo教授团队与医疗队外科团队、麻醉团队,患者及其家属三方共同参加的重大疑难病例讨论会,大家共同商讨出了分工与手术方案,拟定于3月14日实施肿瘤切除手术。

手术前一晚,万里之外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邬一军主任医师在凌晨收到方云发来的患者资料后也仔细分析研判,作为“大后方”提醒她手术前要仔细制定的手术切除步骤以及术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紧张的手术中

暴露、游离、钳夹、结扎……由方云医生主刀,近五个小时奋战后,“定时炸弹”被稳妥地摘除。术中出血仅200毫升,约600克重的肿瘤被完整切除,而且对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和颈内静脉给予很好的保护。术中行云流水的操作让马里Togo教授团队也忍不住称赞。

幸运的是,这个巨大甲状腺肿瘤为良性,阿瓦术后第二天正常下床活动、进食,第三天顺利出院。没有输血,没进监护室,中国医疗队尽最大努力帮阿瓦节省每一个“西朗”(马里货币单位)。


非洲大地勃勃生机,中非情谊生生不息

在阿瓦眼中,这位美丽的中国医生就像是来拯救她的天使。出院时,她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地拉着方云的手连续说了很多次“Merci,docteur chinoise(谢谢你,中国医生)”,随后送上最衷心的祝福,久久不愿离去。

在硬件条件薄弱的马里医院,方云与当地医生一起,成功帮阿瓦拆除脖颈上的“炸弹”,同时也开创了马里医院治疗巨大甲状腺肿瘤的新篇章,为未来类似疑难病例的诊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方云在日记中写道:“我何其有幸,生逢盛世,相比我们幸福安定的生活,非洲人民真的非常困苦,能够通过参加国家援非医疗队帮助到他们,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帮助到哪怕一小部分病人,都是我的荣幸。”

从1968年起,一代代浙一人前赴后继奔赴马里,漂洋过海深入大漠、架起中非生命长桥。56年来, 浙大一院派出包括呼吸内科、传染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眼科等各领域40余位援非专家,循着尼日尔河的广阔流域,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忘我工作,体现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用一片赤诚与马里同胞心意相通。



监制 | 高珧 张国亮

记者 | 夏周 濮佳怡

编辑 |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