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援疆专家马涛告别西子湖,踏上天山南麓热土阿克苏,作为浙江大学“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领队就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当看到边疆群众对优质医疗的渴望,看到国家对新疆发展的重视,就会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一壶水在大江大河里掀不起一朵浪花,但在沙漠里,可以救活几个人的性命,我要在南疆发挥更大价值。”怀揣着浙江大学党委的嘱托,马涛全面借助“大组团、大医疗、大帮带”的资源优势,将工作维度覆盖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教研水平提升、社会服务等方面,以温润而坚韧的力量,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健康希望。
“以院包科”精准灌溉
精细管理润物无声
自2016年以来,浙大一院先后选派援疆专家26人次赴第一师医院开展医疗卫生对口援助,探索多学科“组团式”援疆模式,一代代“浙一人”为第一师医院建设打下坚实根基。如何在前人基础之上,实现医院管理的突破创新、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是马涛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从浙大一院管理体系中汲取养分,马涛带来了全新的医疗理念和管理经验,将国家“组团式”医疗援疆部署与边疆实际需求深度融合,从学科建设、资源整合到制度完善,推动第一师医院向“南疆区域医疗中心”跨越。
针对当地医院学科力量薄弱的“旱情”,他发挥“组团式”援疆优势,协调浙大一院及其他附属医院“大后方”选派专家,“以院包科”精准灌溉。半年间,在他的推动下,“浙大一院兵团南疆心脏大血管外科中心”及“心脏大血管外科马量名医团队工作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疆儿童口腔疾病防治中心”等相继落地,填补了南疆多项医疗技术空白。

马涛与同事讨论工作
“制度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患者安全的堤坝。”到任首月,他便带着职能科室开展10次行政查房,覆盖33个临床重点专科,现场破解手术室流程梗阻、科室协作壁垒等“淤堵”问题,并牵头修订17项核心制度,从医疗质量控制到护理队伍建设,构建起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体系。马涛说:“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我将带领团队诠释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临床是水流,科研是水源。当地医生临床业务能力都很强,但科研工作还稍有欠缺,我就有意识地在科室带大家一起搞课题、做项目。”马涛申报的《FBW7调控PD-L1泛素化介导肝癌免疫逃逸和PD-1单抗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入选2025年度兵团自然科学支持计划;团队申报的3项兵团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均被获批,让科研“活水”持续滋养临床发展。
管理的革新为医院发展筑牢了基石,而手术台上的每一次精准操作,更唤醒人民群众生的希望。即便行政事务繁忙,作为肝胆胰外科专家,马涛始终紧握手术刀,以精湛医术凿开一个个生命通道。
2024年12月6日,由马涛主刀的“机器人辅助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横结肠瘘修补术”成功开展,标志着第一师医院从腹腔镜手术时代进入机器人手术时代,实现了高精尖微创手术常态化开展。“机器人手术精度更高,创伤更小,能让患者恢复更快。”他表示,引入新技术的初心,是让南疆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
马涛为患者进行手术
除了追求更好,马涛带领一师医院团队持续攀峰。阿克苏居民古莱亚·吐尼亚孜患罕见巨大副神经节瘤,11厘米的肿块挤压大血管及脏器,血压飙升至危险值,辗转当地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手术风险太大,建议去北京”。马涛却坚定地说:“治病救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来主刀,浙一人‘敢为人先’,我全权承担。”他与团队鏖战2个多小时,不仅完整切除肿瘤,还完美保护周围血管及脏器,患者血压随之稳定。
马涛带领团队查房
与此同时,他心系困难群众,“把患者留在当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马涛、李平“医共体外科名医工作室”落户第一师医院医共体四团分院,让边境团场职工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专家服务。拜城县患者艾尼瓦尔·吐逊确诊“胆总管下段恶性肿瘤”,面对到外地就医的高昂费用,不得不搁置根治手术,仅做姑息治疗。马涛接到会诊需求后立即赶赴拜城县,在当地团队协助下完成阿克苏县域首例“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胡杨扎根传薪火
医脉绵延润南疆
一台手术能救一个人,一年援疆能帮一群人,但马涛深知:真正的帮助是让这片土地生长出救死扶伤的力量。就像沙漠里的胡杨,不仅要自己挺立,更要让根系在土壤里蔓延,滋养出一片绿洲。
作为领队,马涛带动援疆专家与本地医生“结对子”,通过师带徒、组织学术交流等方式将先进医疗技术留下,为打造南疆区域医疗新高地不断注入活力。针对南疆普外科疾病特点,他积极引进并大力推广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探索“手术演示+病例讨论+小讲课”模式,深入浅出地向当地医生传授技术精髓与应用技巧,推动了当地医院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
2025年4月11日,第十一批第二期浙江省医疗援疆专科联盟成立,作为浙江省医疗援疆专科联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马涛在大会上明确提出,专科联盟不仅聚焦“输血”,更注重“育人”,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在他的组织下,专科联盟整合浙疆资源,常态化开展“巡回义诊+专科联盟”送医送药送技术活动,不仅更广泛地覆盖各类疑难杂症,也通过管理理念的共享,推动当地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马涛下乡开展义诊活动
天山南麓的风,总带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粗砺,吹过连绵的绿洲与戈壁。他身后,一批批浙一援疆专家薪火相传,让健康的清泉在天山南麓流淌不息。
“50年代的兵团人挖地窝子,如今我们用手术刀守护健康,本质上都是在为祖国的稳定与发展奉献。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就要把根扎在这里。”马涛的话语带着“浙一人”的务实与坚定,他一直没时间去欣赏心心念念的胡杨,但胡杨精神已然扎根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