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又一利器

2014-01-02 855 伽马刀中心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但是还有一种痛不单是一种病,而且痛起来更要命,那就是三叉神经痛&了。

        金爷爷今年93岁,出现右侧颜面部阵发性剧痛已经10多年了,以右侧下颌部为著。开始他一直以为是牙痛,但等到换好了整副假牙,疼痛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厉害了。疼痛持续的时间延长了,疼痛的范围扩大了,疼痛的程度加剧了,更要命的是,疼痛影响到了进食。一开始疼痛还能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控制,后来即使药物加量止痛效果也不明显。家里人带着金爷爷奔走于各家医院,先后尝试了三叉神经射频消融、三叉神经节毁损等治疗,疼痛能暂时缓解,但是过不多久又开始复发。

        待金爷爷辗转找到我们的时候他已经被疼痛折磨得精神萎靡、形体消瘦了。入院后我们给金爷爷安排了颅底血管和神经交互抑制&的磁共振检查,发现右侧三叉神经的确和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关系紧密。鉴于老人家的年龄和一般情况,家里人放弃了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选择了伽玛刀治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治疗,金爷爷走下治疗床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明显减轻了,原来无法张嘴的他可以张口进食了!第二天金爷爷就开开心心地出院了。家里人说:晓得伽玛刀治疗效果这么好,就应该早点来你们医院治疗了。现在金爷爷治疗后已经半年了,随访时他表示偶尔还是有疼痛发作,但是程度比治疗前明显减轻,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也不需要用药物控制了。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一般都是由于三叉神经颅内段和颅底血管关系紧密,血管搏动的长期刺激导致三叉神经脱髓鞘而引起难以控制的三叉神经痛。打个比方,就像是电线外包裹的塑料保护层破裂,导致电线漏电而短路。目前我们神经外科对于三叉神经痛疗效明确的治疗方法是开颅微血管减压,就是用垫片隔开关系紧密的颅底血管和三叉神经,从而减少血管搏动对三叉神经的刺激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因为手术需要全身麻醉,而且需要开颅,所以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对于那些年龄大于65岁,一般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或者畏惧手术风险的患者,伽玛刀治疗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早期通过高剂量伽玛射线照射三叉神经与脑干衔接部,造成三叉神经的感觉神经受损而缓解疼痛,后期造成三叉神经的适度萎缩自然与周围血管分离而减少刺激。伽玛刀治疗就像狙击枪可以极其精确地打击靶点,创伤小而不会有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治疗费用低(单次治疗13000元),住院时间短(一般1-2天),同时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

        我院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已治疗三叉神经痛33例,男女比例:12:11,年龄跨度:47-93岁,平均年龄69.7岁,发病时间为3个月到10余年不等。根据随访结果,结合BNI 疼痛分级量表(Barrow Neurlolgical Institute)得出结论:所有患者的治疗均有效,且无一例出现面部麻木、面瘫等后遗症。伽玛刀确实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又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