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国产磁共振在浙大一院投入使用

2014-11-25 1821 杭州日报宣传中心

        长期以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很大份额被国外进口厂商占据,75%以上是被Siemens、Philips、GE公司占据。以CT机为例,我国CT机拥有量每年增速达10%-15%,2013年采购大型医用设备CT机16089台,但基本都是进口产品。CT设备投资大,研发及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对生产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高,国内生产CT的厂家较少。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司齐贵新副司长介绍,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产医疗设备在产品种类、规模等方面都有跨越式发展,能基本满足医疗需求,但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专业化程度较低,产品以中低端为主,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在性能上、质量上的确有差距,加上国家在数量上对大型医疗设备采取限制式情况下,医院更愿意采购进口产品。国内公司实力弱、人少才、投入少,也没实力和国外公司抗衡。长期以来,国人对进口产品也就形成了崇拜的心理,觉得进口的肯定比国产的好。

 

        已有30余家医疗机构主动申请买国货

        国产医疗器械产业被进口品牌压制,得不到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13年7月,工信部拿出1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医疗器械行业,以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支持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同时,科技部启动十百千万&工程,促进国产创新医疗器械推广使用。

        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形成优秀产品目录。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联合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

        去年,我省也成立国产大型医用设备应用推广中心,中心挂靠在浙大一院。

        作为大型三甲医院,浙大一院使用的大型设备多,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使用,更好地促进国产器械产业研的结合,促进推广。&省卫生计生委杨敬主任介绍,国产磁共振的使用,是目前我省国产医疗器械设备应用推广的重点。今年第二季度,全省有20家医疗机构主动申请配置国产磁共振,省卫生计生委已审批通过。第三季度,有11家医疗机构提出申请。

        省卫生计生委对设备采购审批流程也进行了简化,配置进口设备仍按以往的按季度申报,配置国产设备按双月申请,20个工作日之内予以答复。

        国产磁共振性能如何,够不够用?

        今年,浙大一院采购了一台宁波产的1.5T核磁共振机。机器于8月1日配送到城站院区,经过安装、调试、试运行,于10月20日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浙大一院放射科负责人许顺良介绍,目前这台机器已经检查患者300余例,包括颅脑血管、脊柱、关节、腹部大血管等。从图像质量来看,常规序列图像与国外品牌产品差不多,腹部图像、弥散图像等与国外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

        许顺良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省国产大型医用设备应用推广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他认为,国产磁共振拍出来的常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够用了,适合二级医院首次购置需求,三级医院增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