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人工耳蜗?
(一)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大脑,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二)人工耳蜗是一种把声音信号换成电信号的特殊电换能装置,将环境中的机械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是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语言康复的最有效方法。
二、哪些病人适合人工耳蜗置入?
语前聋患者:
(一)植入年龄通常为1岁-6岁,6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自幼有助听器佩戴史或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
(二)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经综合听力学评估,重度聋患儿佩戴助听器3-6个月无效或效果不理想者;极重度聋患儿可直接行人工耳蜗植入。
(三)无手术禁忌证。
(四)监护人和/或植入者本人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
(五)具备听觉康复训练的条件。
语后聋患者:
(一)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
(二)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依靠助听器不能进行正常听觉言语交流。
(三)无手术禁忌证。
(四)监护人和/或植入者本人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
三、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手术需要2-4小时左右,由于个体差异,具体时间有所不同,请家属在病房耐心等待,有特殊情况医护人员会及时与您们沟通。
四、手术治疗你需要做什么特殊配合工作?
皮肤准备:术前一天理发,剃除耳后四横指为宜,特殊情况需要光头;做好手术部位皮肤清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请勿擦洗,以防标识消失。
五、手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术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多维生素软食,以健侧咀嚼,减少头部及下颌骨的运动,减轻疼痛。
(二)如有伤口敷料包扎松动及渗血(伤口敷料呈血性),请勿慌张,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给予处理。
(三)术后,术耳朝上,防止患耳受压;注意保护,避免头部过度活动,勿摇头晃脑,防止因抓挠手术部位而造成植入体的移位或受损。
六、手术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鼓膜穿孔、外耳道损伤、味觉异常、眩晕、耳鸣、面肌抽搐或疼痛、感染、头皮血肿、脑脊液漏、面神经麻痹、脑膜炎、颅内血肿、植入体移位或脱出、皮瓣坏死等。
七、平均需要住院几天?
一般7天左右。
八、出院回家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勿用手指及其他物品挖耳。
(二)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洗澡、洗头时避免污水流入患耳,术后半年禁止游泳。
(三)不要擤鼻,不要捏鼻向耳内鼓气,必要时,任何在鼻内集聚的分泌物都可回吸到咽喉内咳出,要张口打喷嚏,患感冒时,这一点尤其重要。正确的擤鼻方式:不要捏住双鼻翼用力擤鼻,而应捏住一侧鼻翼后慢慢擤。
(四)术后3周内进食软食,避免嚼硬物。
(五)术后随访:按时随访,调机。通常术后1~4周开机,一般开机后的第一个月内调机1~2次,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安排时间,待听力稳定后适当延长调试间隔,最终1年调机1次。
(六)人工耳蜗内植部件保护:保护手术区域及其周围皮肤,勿剧烈撞击或挤压术区;避免头部剧烈活动,防止内植部件移位。
(七)人工耳蜗外植部件保养:保持清洁,防止静电;避免潮湿、雨淋,粗暴操作导致损坏;人工耳蜗需电池供电,注意及时更换。外院就医时携带信息卡,远离高压电、强磁场。
(八)避免做MRI 检查,如必须行MRI检查时应先咨询耳科医生;CT检查不影响。
参考资料:
(1)Brackmann.《耳外科学》,2006,第二版.
(2)韩杰,杜晓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工作指南(2014年).
(3)李玉欣.最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护理 精细化操作与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化管理及考评指南(2011).
(4)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2008)第七版.
(5)戴朴, 郗昕, 孙喜斌,等.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修订解读[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2):7.
修订时间:2022.04
作者:孙春蓉
审核者:戴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