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胫腓骨干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
1、饮食: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及含钙质丰富的食物。
2、体位:
1)胫腓骨骨折:患肢抬高于心脏20-30厘米,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为防止足跟压伤,可在踝部垫小软枕,使足跟悬空。
2)胫骨平台骨折:
①保持膝关节功能位放置,有效抬高患肢,严禁肢体外旋。
②内侧平台骨折,尽量使膝关节轻度外翻。
③外侧平台骨折,尽量使膝关节轻度内翻。
④腘动脉损伤血管吻合术后給予屈膝位,以防血管再破裂。
3、做好石膏固定护理。
4、支具的佩戴护理:检查支具的边缘及患肢的足跟、内外踝处有无卡压现象,若有及时调整解除,避免压迫局部皮肤和神经。
5、患肢的观察:如果患肢出现进行性的肿胀、疼痛加剧、麻木、皮肤发紫、足趾牵拉痛,应立即告知医务人员。
6、如若发现垂足畸形,踝关节不能背伸、趾屈,足背感觉消失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7、功能锻炼: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肢消肿,减少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粘连僵硬。锻炼要循序渐进,由被动到主动,由易到难。
Ø 胫腓骨骨折:
(1)术后早期(0~3天):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肌肉的张力和减轻局部肿胀,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术后置患肢于舒适的位置,保持外展中立位,有效抬高患肢 20°~30°以利于血液回流及肢体消肿,切口局部冰袋冷敷,以减少疼痛及出血。麻醉清醒可开始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并轻轻按摩伤口以外的患肢肌肉,这样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机会,又能加速肿胀的消退。进行股四头肌、腘肌和臀大肌、臀中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保持肌肉的张力。术后第1天鼓励其深呼吸,有效咳嗽,同时上肢外展,扩胸增进体力,以维持上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心肺功能。
(2)术后中期(3天~2周):指导患者在床上患肢不负重活动,进行肢体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的小关节主动伸屈锻炼,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利用牵引床以进行上臂活动锻炼,训练臂力,以便下地时用拐。
(3)术后晚期(术后2周~3个月):继续加强原来的功能锻炼并鼓励患者从床边扶床,拄双拐患肢不负重活动向部分负重活动逐步过渡。
Ø 胫骨平台骨折:
麻醉清醒后开始做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屈伸的锻炼;膝关节功能锻炼器(CPM)术后早期使用,可以维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防止粘连和僵硬,但锻炼应循序渐进,其速度及范围视患者的疼痛及切口等情况进行调整;4~6周后逐步做膝关节屈伸锻炼;8-12周等骨折愈合后才开始负重行走。禁止过早负重,以免造成关节面的再度塌陷,而影响关节功能。
Ø 行走训练:
开始需要扶双拐,在患肢不负重情况下练习,逐渐负重,正确使用拐杖。
Ø 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 宜清淡易消化,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
2.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固定方式、骨折稳定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逐渐拄拐负重。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
3.复查随访: 遵医嘱一、三、六个月复查,判断骨折内固定是否移位,骨质是否愈合。
4.药物指导:遵医嘱服用口服药。
参考资料:
1. 高小雁,彭贵凌.积水潭创伤骨科护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院出版社,2014.
2. 马方方.图解实用骨科临床护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3. 郭锦丽,程宏,高朝娜.骨科专科护士实操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
修订日期:2022.04
作者:陈贤洁 审核:赖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