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我国患病率为0.3%左右,男女比例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为什么会得强直性脊柱炎?
本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HLA-B27阳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主要症状有哪些?
1 初期症状: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
2 关节病变
(1)骶髂关节炎: 约90%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
(2)腰椎病变: 腰椎受累时,多数表现为下背部和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前屈、背伸、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
(3)胸椎病变 :胸椎受累时,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常见为驼背畸形,严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气状态,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辅助。
(4)颈椎病变 :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臂部放射。
(5)外周关节病变: 约半数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外周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外周关节损害。一般多发生于大关节,下肢多于上肢。
3 关节外表现:
★如何做好日常保健?
1. 饮食:
(1)戒烟戒酒:吸烟者戒烟,吸烟是疾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2)抗炎饮食:饮食无法改变AS患者的基因和免疫病理机制,但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抗炎饮食可帮助减轻炎症,并延缓疾病的复发。抗炎饮食如含纤维食物(全谷食物、蔬菜水果、大豆和豆类等)、含异黄酮食物(大豆和豆类、柑橘类和番茄等)、类胡萝卜素食物(蔬菜、番茄、橘子汁、菠菜、甘蓝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菜籽油等),富含益生菌的食品(酸奶)等。
(3)低淀粉饮食法: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中的克雷伯菌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触发因素,肠道菌群的生长依赖于每日淀粉的摄入量,因此减少淀粉摄入量对患者的治疗大有益处。
2 休息与活动
>日常生活:
(1)休息时平卧硬板床,用低枕头或不用枕头,一旦出现胸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
(2)不宜侧卧及长久站立,不坐矮凳,避免弯腰过度
(3)坐、站立及行走时应保持挺胸收腹,练习背靠墙站立,以保持良好姿势。
(4)看书、读报、玩电子产品时,视线应与书报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过久后仰或前倾。
>可选择的运动方式
(1)有氧运动: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要求每周至少5次,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骑自行车、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健身操、跳绳、瑜伽等。游泳是一项有益的运动,在水中身体平卧时由于浮力抵消了重力的作用,所有的关节和肌肉都能得到锻炼,应尽可能用多样的方式划水。
(2)伸展运动:双臂伸直向前上方举,缓慢而有力地向头后方伸展,上体也可轻微地向后弯,尽量让肩关节达到最大活动幅度,使肩关节有明显的“后震”感,随后双臂收回到身体两侧。双臂上举时吸气,双臂收回时呼气,反复做30~50次。
(3)肺活量训练:深呼吸、扩胸运动、慢跑、游泳、跳绳等
康复理疗:
>电疗:中医定药透向治疗仪
>水疗:温泉(30分钟以上),该疗法可以使血管舒张,有利于清除异物和降低肌张力,产生间接的镇痛效应,水中的矿物质经皮肤吸收进入身体,可以调节皮肤新陈代谢和免疫,达到短期改善躯体症状的效应。
☆就医指导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若长期口服药物效果欠佳需及时替换为生物制剂治疗;
>一旦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
>自觉遵医嘱用药,不要随便停药、换药、增减药量;
>病情复发时,应及早就医,以免重要脏器受损。
参考文献:
[1] 张胜利, 黄烽. 强直性脊柱炎的补充治疗:抗炎饮食[J].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11):844-846.
[2] Drăgoi R G, Amaricai E, Drăgoi M, et al. 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improves aerobic capacity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16, 30(4):340.
[3] Aytekin E, Caglar N S, Ozgonenel L, et al. Home-based exercis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effects on pain, mobility, disease activity, quality of life, and respiratory functions.[J]. Clinical Rheumatology, 2012, 31(1):91-7.
[4] Martins N A, Furtado G E, Campos M J, et al. EXERCISE A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WITH NEW YORK MODIFIED CRITERI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NTROLLED TRIALS WITH META-ANALYSIS.[J]. Acta Reumatologica Portuguesa, 2014, 39(4):298.
作 者:梁钧昱
审核人:曹 恒
修订时间: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