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发于妊娠中晚期,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和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含量的显著增高、肝功能轻中度损害。
二、病因:
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
三、ICP对母儿的影响:
1.容易导致产后出血。ICP患者伴发明显的脂肪痢时,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致使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后出血。
2.可发生胎儿窘迫、早产、羊水胎盘胎粪污染。此外,尚有不能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对胎婴儿的影响由于胆汁酸毒性作用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
四、临床表现:
瘙痒、黄疸、皮肤抓痕、一般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少数有腹部不适,轻度脂肪痢。
五、治疗:
治疗目标是缓解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胆汁酸水平,加强胎儿状况监护,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
1.一般处理:适当卧床休息,取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给予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及能量。定期复查肝功能、血清胆汁酸。
2.药物治疗能使孕妇症状减轻,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围产儿预后改善,常用药物有:
a)熊去氧胆酸:为ICP治疗一线用药。瘙痒症状和生化指标均可明显改善。治疗期间每1-2周检查一次肝功能,监测生化指标的改变。
b)S-腺苷蛋氨酸:为ICP二线用药。
c)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部成熟,仅用于妊娠34周前,估计7日内分娩者,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症的发生。
3.辅助治疗--护肝治疗:在降胆汁酸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护肝药物;改善瘙痒症状:炉甘石液、薄荷类等对瘙痒有缓解作用;维生素K的应用:为预防产后出血,应及时补充维生素K。
4.产科处理:
产前监护:及早发现隐性胎儿缺氧。病情严重者,提早入院待产。
适时终止妊娠:ICP不是剖宫产指征,但因ICP易发生胎儿急性缺氧及死胎,目前尚无法有效的预测胎儿缺氧的监测手段。多数学者建议ICP妊娠37-38周引产,积极终止妊娠,产时加强胎儿监护。对重度ICP治疗无效,合并多胎、重度子痫前期等,可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等.妇产科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修订时间:2022.10
作者:陈建红 审核:李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