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的育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
二、病因: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因其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目前认为子宫肌瘤发病与女性体内的性激素相关。
三、分类:按肌瘤生长部位分宫体肌瘤(90%)和宫颈肌瘤(10%)。
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多个或多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于同一子宫,称为多发子宫肌瘤。
四、临床表现:
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症状与肌瘤的部位和有无变性相关,与肌瘤大小、数目关系不大。最常见症状为月经改变,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长期经量增多可引起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症状。
五、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体征,诊断多无困难。个别患者诊断困难,可采用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方法协助诊断。
六、治疗方法:
治疗应根据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类型、大小、数目等全面考虑。
1、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尤其近绝经期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症状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若出现症状可考虑进一步治疗。
2、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指征:月经过多致继发性贫血,药物治疗无效;严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转引起急性腹痛;肌瘤体积过大或引起膀胱、直肠等压迫症状;能确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复流产的唯一原因;怀疑有肉瘤变。手术可经腹、经腹腔镜或经阴道进行。手术方式有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
七、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红枣、黑芝麻等)。
2、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
3、保持愉悦心情,增强治疗信心,减少焦虑情绪。
4、适当活动,劳逸结合,月经期间应当多休息,避免疲劳。
5、子宫出血多者需住院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评估出血量。配合使用止血药和子宫收缩剂,维持正常血压并纠正贫血状态。
6、出现局部压迫症状者给予导尿或缓泻剂缓解症状。
7、每3-6个月随访一次,若出现症状可考虑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谢幸,孔北华,段涛等.妇产科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03-306.
修订日期:2022.5
作者:李娜利 审核:应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