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

2023-12-18 418

一、概述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分,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腿等处,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及其它脏腹膜、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故又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其中76%在25~45岁,与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的特点相符。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发病明显高于生育多、生育早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与剖宫产率增高、人工流产和宫腹腔镜操作增多有关。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内异症的临床表现因人和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多种多样,症状特征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约25%的患者无任何症状。

1.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盆腔疼痛,70%~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CPP)、性交痛、肛门坠痛等。

2.不孕:内异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

3.性交不适。

4.月经异常:15%-30%的患者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

5.盆腔结节及包块:17%~44%的患者合并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6.其他特殊症状:盆腔外任何部位有异位内膜种植时,均可在局部出现周期性的疼痛,出血和肿块。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B超是诊断卵巢异位囊肿和膀胱、直肠内异症的重要方法,可确定异位囊肿位置、大小和形状,其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在96%以上。

2.血清CA125测定:血清CA125水平可能增高,重症患者更为明显。但CA125是卵巢癌相关抗原,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有限。

3.腹腔镜检查: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异位症诊断的最佳方法。

4.抗子宫内膜抗体:该抗体是内异症的标志抗体。

五、治疗

治疗目的是缩减和消除病灶,减轻和消除疼痛,治疗和促进生育,预防和减少复发。

1.期待疗法:仅适用于轻度内异症的患者,采用定期随访,对症处理。希望生育者,一般不用期待疗法,应尽早促使其妊娠,一旦妊娠,异位内膜坏死萎缩,分娩后症状缓解并有望治愈。

2.药物治疗:包括抑制疼痛的对症治疗、抑制雌激素合成使异位内膜萎缩、阻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刺激和出血周期为目的的激素治疗。主要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口服避孕药、高效孕激素、雄激素衍生物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五大类。








3. 手术治疗



4.其他:介入治疗、中药治疗及辅助治疗(如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等。

六、预防:

   1.由于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注意以下几点可以起一定预防作用。

     (1)有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如宫颈管闭锁或后天性的宫颈黏连等引起经血外流受阻时应及时治疗,以免潴留的经血倒流入腹腔。

     (2)经期一般不作盆腔检查,如有必要,操作时应轻柔,避免重力挤压子宫。

     (3)宫颈部手术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

    2.由于妊娠可以延缓此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鼓励已婚或婚后痛经的妇女及时生育。已有子女者,长期服用避孕药抑制排卵,可使子宫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从而减少因经血及内膜碎屑逆流入腹腔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会。有家族史、容易带器妊娠者,宜选择口服避孕药以降低内异症的发病风险。

3.采用药物治疗、术后需要补充药物治疗或出院的病人,需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谢幸,孔北华,段涛等.妇产科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61-268


修订日期:2022.5

作者:李娜利     审核:应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