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介入治疗

2024-08-22 1675

一、定义: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是指心房内的心肌细胞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收缩,而是以一种无序、快速、不规则的方式颤动,导致心房不能有效地泵血。

                                        正常心电传导通路                 房颤心电传导通路

二、病因与诱因:

 房颤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此外,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电解质紊乱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房颤。


三、临床表现:

1.心悸,可能还会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但通过体检或心电图检查可发现房颤。

2.脑卒中:房颤发生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较容易在左心房的左心耳部位滞留,从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堵塞脑血管而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房颤患者每年脑卒中的发生率约为5%。

3.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30%-40%是由房颤引起。

4.痴呆:血栓阻塞脑血管,直接损伤脑神经,心脏血液搏出量减少,脑血流减少,脑神经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使痴呆风险增加1.5倍。

四、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如可达龙、悦复隆、决奈达隆等)、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如美托洛尔、地尔硫卓等)以及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艾多沙班、华法林等)。在服药过程中,应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应定期监测药物副作用,如出血、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二)非药物治疗

1、电复律:通过短暂、高强度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其恢复正常心律。

2、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消除心脏内的异常电路,恢复正常心律的手术方法。

3、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大腿静脉搭建一条通路,将一把“雨伞”一样器械送到心脏里,堵住血栓老巢(左心耳)的出入口,防止血栓脱落引发卒中的微创手术。



五、介入治疗

术前注意事项

您需要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4h禁食,禁清饮(水、茶、无渣果汁)2h,如果您的手术方式是全麻下左心耳封堵术,需要禁食8h,禁清饮(水、茶、无渣果汁)2h

您需要在术前更换病员服,不穿内衣,去除假牙及饰品,排空大小便。

射频消融术采用局部麻醉方式手术手术时间需要2小时以上。左心耳封堵术一般采取全麻手术方式进行操作,手术时间需要1小时以上。

您在等候区内等待手术期间随意走动,有任何需求及时呼叫护士。

(二)术中注意事项

手术过程中,您需要取平卧位,背部制动,保持身体不动。

可能会出现疼痛,当您感到疼痛不适时请及时沟通,切勿慌张,扭动身体。医生护士会及时处理。

术中注射造影剂时您会有身体烘热感,属于正常反应。

(三)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需要进行心电监护监测,若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告诉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早期活动:术后6h平卧位,股静脉伤口2h后协助翻身,4-6h后摇高床头,8h后可协助下床活动。

术后3h可进食温凉半流质饮食(面条、馄饨、稀饭等),术后1月内以温凉、少渣软食为主,避免坚硬粗糙食物,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周围有无瘀斑或血肿,保持伤口干燥。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1]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 [J].2023.

[2] 中国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J].2019.

作者张月清

审核:韩 杰                                                

修订日期: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