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2024-08-22 2570

、定义:

1、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供应心脏营养的血管(冠状动脉)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阻塞,导致血管管腔发生狭窄,一般狭窄程度超过50%就诊断为冠心病。

2、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是专为心肌供血的血管,覆盖在心脏的外表面,就像给心脏带了一顶供血的帽子,因此形象地称为“冠状动脉”。冠状动脉一般由三支主要血管组成,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左侧主干发出后,又分出左前降支左回旋支。

二、病因与诱因:

1.遗传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若家族中有冠心病病史,那么其后代患冠心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主要与遗传性的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有关

2.高血压和高血脂:长期的高血压和高血脂状态,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比例失调,容易导致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3.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不合理的饮食(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4.糖尿病和肥胖: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血脂和血压水平往往较高,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5.心理社会因素:长期的心理压力、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以及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如工作环境、生活压力等),都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内分泌和代谢,间接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三、临床表现

1.胸痛和胸闷: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胸痛和胸闷,这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所引起。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2.呼吸困难:冠心病患者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3.心悸和乏力:心悸和乏力也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心悸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引起,而乏力则可能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氧所致。

4.头晕和晕厥:当冠心病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所致。

5.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冠心病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等。这些症状可能与心肌缺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有关。

四、诊断及治疗

1、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造影过程:在检查中,医生会送入一根约2毫米的导管,到达心脏血管附近,并通过该导管注入造影剂以在X光下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

能明确判断病变位置,方便医生决定治疗方案;

2.若造影的结果显示血管的狭窄到达一定程度,医生则会考虑植入支架。如果施行过搭桥手术或支架植入术,还可以评价效果

冠脉造影之后的处理方式一:球囊扩张术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是将球囊送到冠脉狭窄病变处,用压力泵加压使球囊膨胀,挤压狭窄的管腔,使管腔扩大、血流通畅的方法。

冠脉造影之后的处理方式二: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在球囊扩张后,将支架送至血管病变处,撑开动脉血管,保持管腔通畅,改善心肌血流,减轻胸痛等症状是目前冠脉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方法。

药物洗脱支架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学上的又一次革命。其原理是在裸金属支架表面上涂上微量的药物,这些药物在血管壁组织中慢慢释放,阻止动脉的疤痕生成,进一步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五、介入治疗:

(一)术前注意事项

1.手术日不需要禁食,但不宜过饱,尽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2.请您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吸气、屏气、用力咳嗽的训练。

3.术前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阿司匹林300mg/吲哚布芬片≥200mg;替格瑞洛180mg/氯毗格雷≥300mg。

4.术前更换病员服,不穿内衣,去除假牙及饰品,排空大小便。

5.您在等候区内等待手术期间随意走动,有任何需求及时呼叫护士。

(二)术中注意事项

1.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方式进行,一般从右手桡动脉穿刺,在动脉穿刺放置鞘管时,部分患者穿刺处会有轻微疼痛或酸胀感,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2.术中需要时请配合医生进行吸气、屏气、用力咳嗽,避免冠状动脉缺血 出现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3.冠脉造影手术中一般不会带来明显不适感,球囊扩张或支架撑开会短暂阻断血流,可能引起少数病人轻微胸闷胸痛,但时间很短,这些症状很快就会消失。

4.对于某些特殊病变患者,放置支架挤压分支小血管,可能会引起胸闷、胸痛症状,医生会采取相应措施,症状会很快缓解。

5.术中注射造影剂时您会有身体烘热感,属于正常反应,若术中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告诉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三)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需要进行心电监护监测,若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告诉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早期活动:

(1)桡动脉穿刺点:①宽胶布加压包扎4小时左右,术侧肢体腕部制动24小时,无特殊病情变化不强调严格卧床时间;②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术后2-4小时逆时针旋转2圈,适当放松压力,6小时后逆时针旋转至完全解压[3],观察2分钟左右无出血即可去除压迫止血带。

(2)股动脉伤口(有缝合器)活动要求同股静脉:术后6h平卧位,股静脉伤口2h后协助翻身,4-6h后摇高床头,8h后可协助下床活动

股动脉伤口(无缝合器)4h后可翻身活动,8h后摇高床头,12h后指导下床活动。

(3)股动脉伤口术后应避免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内压的动作,以防伤口出血;活动时需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血肿、术侧肢体有无肿胀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饮食:术后可适当多饮水,少量多次,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以利造影剂排泄。不宜进食牛奶或生冷产气食物,不宜过饱,以防腹胀。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周围有无瘀斑或血肿,保持伤口干燥。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参考资料:

1.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桡动脉止血器持续使用时间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

3.以冠心病二级预防为主的心血管专科护理培训方案的制订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2.

编辑:张月清

审核:王启闻                                            

修订日期: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