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艰难梭菌感染?
定义:艰难梭菌感染是由产生毒素的Clostridioides difficile引起的肠道感染。
症状:发热、腹痛、水样便、腹泻。轻者表现为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伪膜性肠炎,且常伴有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环境或直接接触感染者。
二 、感染的风险因素:
老年患者
住院时间长
患严重基础疾病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如广谱的二、三代头孢菌素、广谱青霉素、克林霉素、氟喹诺酮类)
机体存在免疫抑制(包括恶性肿瘤和器官移植等因素)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其他抑酸剂的患者。
三、预防措施
良好的手卫生: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因为艰难梭菌孢子对酒精耐受。
环境清洁: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和物品: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如2000~50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病房、厕所、医疗设备和其他高接触表面。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用对芽孢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产生的医疗垃圾放置黄色垃圾袋内统一回收处理。
四、患者和陪护的注意事项
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肪的饮食、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足够的饮水、?避免牛奶和乳制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尤其是连续2天以上的腹泻,应立即联系医生,检查是否有艰难梭菌感染的可能。
五、出院后随访
1.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以评估恢复情况并预防复发。
2. 院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勤洗手,以防止再感染或传染给他人。
3. 定期清洁家中的卫生间、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的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来有效杀灭艰难梭菌孢子。
4. 在症状完全消失前尽量避免与免疫力低下的人接触,防止交叉感染,若条件允许,使用单独的卫生间,并定期清洁。
六、总结:清洁双手,合理用药,预防复发,远离艰难梭菌!
二维码:放置详细资料或视频教程的二维码
参考文献:
(1)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治及预防指南(2024)
(2)Johnson S, Lavergne V, Skinner AM,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 and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SHEA): 2021 Focused Update Guidelines on Management of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in Adults. Clin Infect Dis. 2021;73(5):e1029-e1044. doi:10.1093/cid/ciab549
作者:周石仙 审核人:赵晓红
修订日期:2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