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教学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浙大一院工会联合教学部举办教师节系列活动

2024-09-121352


2024年9月10日是第四十个教师节,在浙大一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为进一步提高带教老师队伍综合素质,提振职工队伍文化自信,弘扬职业精神、培养人文精神,院工会联合教学部,举办了“大力弘扬教学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师节系列活动。

【活动一】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9月5日,2024年浙大一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总部一期火热开启,共有来自11个学科的18名临床青年教师参赛。郑敏副院长致辞,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一等奖获得者、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余沛霖老师,行政科室、临床科室、学生代表等19人担任评委。此次比赛不仅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医院深入践行“一心、五化”教学理念、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青年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有些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些老师巧妙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最终,孔维玮(肾脏病中心)荣获特等奖,王晓彤(心血管内科)、杨宇特(骨科)荣获一等奖,

王一铭(口腔科)、赵欣(核医学科)、秦潇潇(放射科)荣获二等奖,胡雪莲(血液科)、金倩君(骨科)、李霞(血液科)、魏纯淳(肾脏病中心)、谢丽婷(超声医学科)荣获三等奖。

【活动二】非遗榫卯体验课

9月9日,在总部一期行政楼8楼810会议室举办了非遗榫卯体验课。榫卯,一种无需钉子和胶水就能将木材紧密结合的传统工艺,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通过榫卯的巧妙结合,使建筑物和家具历经岁月依然稳固,其间的智慧与哲思,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技艺。该课程将榫卯结构利用到小摆件中,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在动手过程中真正了解中国的非遗文化。

一榫一卯,一转一折 ,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髓。带教老师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体验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三】汉印赏临手作体验课

9月9日,在之江院区3号楼1楼职工活动中心举办了汉印赏临手作体验课。汉印,在印章史上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汉初的官、私印章上承秦制,直至汉武帝时,演化出一套完整的体系。汉印的质朴与中正是学习篆刻不能绕开的基础和关键。通过从汉印入手,带教老师们体会篆刻艺术的魅力,在刀与石的碰撞中,了解传统金石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和艺术疗愈的多重体验。

【活动四】“教学承传 师道温度”教师节摄影比赛

为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展现我院教学风采,彰显医学人文关怀,院工会联合教学部共同举办“教学承传,师道温度”摄影比赛,记录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传递师生间的温暖情谊。共64位职工提交了作品,获得票数7369票,浏览量达到27340人次。

优秀作品展示:

《无声的守望》

《“偷师”》

《最佳最美带教老师》

《培养皿上的奥秘》

此次院工会与教学部联合举办的教师节系列活动,不仅体现了对教师的关爱与尊重,更彰显了医院在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方面的责任担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浙大一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