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位置
院区 | 庆春院区 | 之江院区 | 总部一期 | 城站院区 |
---|---|---|---|---|
病区 | 6号楼B区11楼 | 5号楼7楼 | 2号楼10楼东区 | / |
门诊 | 1号楼5楼,1号楼8楼 | 1号楼2楼C区 | 门诊楼3楼D区 | / |
科室简介
浙大一院胃肠外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胃肠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23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第五,胃肠道疑难急危重症诊治研究基地,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胃肠外科亚专科,创建于1991年10月。经过30余年的发展,科室共有庆春、之江、余杭三个病区,现有床位140张,年手术量超5000例,位居全省前茅。胃肠外科开展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全程化管理,主要收治的病种涵盖:胃肠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小肠肿瘤等);各种腹壁疝(腹股沟疝、切口疝等);腹部肿块(腹壁、腹腔及腹膜后肿瘤等);腹部外伤;各种消化道瘘;肠梗阻、阑尾炎等急腹症;外科感染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疾病;肥胖合并代谢性疾病等。科室护理团队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雄厚教学和科研实力,提供全程专科护理服务,包括居家上门护理服务,在全省居家伤口护理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才荟萃
科室现有医生33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6名,具有博士学位20名。现有副主任护师3名,国际造口治疗师1名,加速康复专科护士3名,营养专科护士1名,具有硕士学位护士4名。学科带头人覃吉超教授,2012年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年获华中学者;2014年获楚天学者;2019年获华中卓越学者;2024年作为浙江大学临床医学名师引进到胃肠外科。科室名誉主任于吉人主任医师担任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胃肠道间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和胃肠道间质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沈倩云副主任医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科室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拥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名,科室中多名成员具有海外研修经历。
专科特色
浙大一院胃肠外科注重于规范化、精准化、微创化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腹壁疝、胃食管反流疾病、肥胖症、以及肠梗阻等胃肠道疾病。科室名誉主任于吉人主任医师作为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倡导者,201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IIT临床研究(FOCUS研究),显著提高了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室主任覃吉超教授是膜解剖手术的重要践行者,膜解剖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是本学科的特色,膜解剖手术的临床意义在于完整剥离并完整切除了肿瘤的供养系统(即系膜),因为系膜内包含但不限于淋巴结转移灶和血管,所以能降低肿瘤复发和减少手术出血。学科擅长胃肠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注重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全程化规范管理,参与国内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的编写,定期开展学术会议及培训,极大地推动了省内胃肠间质瘤的规范诊疗。疝和腹壁外科是本学科的亚专科,是浙江省该学科的学术领头单位,门诊量、手术量均为全省第一。除了开展腹股沟疝、脐疝、腰疝等常规手术以外,对于疑难复杂腹壁疾病如切口疝,造口旁疝,巨大腹壁缺损的治疗有丰富经验。近年来更紧随国际先进理念,关注于腹壁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在食道裂孔疝、胃食道反流疾病及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修复和整形方面,有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科室居家上门护理团队在慢性创面治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包括褥疮,糖尿病足,术后难愈性创面、烧伤、感染创面等,居家上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处于省内领先水平,这项技术临床效果得到证实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科研教学
科室近年来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Stem Cell, JAMA Network Open, Cancer Research, Cell Rep Med, BJS, Oncogene等国际著名杂志。科室牵头和参与了多项胃肠道肿瘤、肠梗阻、营养治疗等方面的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其中作为主中心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多项。此外,科室还牵头发起多项膜解剖胃肠肿瘤根治术、人工智能辅助胃肠道肿瘤手术的决策以及医工、医理交叉解决胃肠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等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科室在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及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医师培训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每年培养进修生、规培生多名,多次举办膜解剖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学习班、手术直播和膜解剖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走向浙江以及周边地区;每年举办胃肠道肿瘤学术会议及营养学术大会。科室护理团队获得多项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一级/核心期刊多篇,承担中华护理学会营养专科护士京外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