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位置
院区 | 庆春院区 | 之江院区 | 总部一期 | 城站院区 |
---|---|---|---|---|
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 | / | / | 余杭院区裙楼1楼 | / |
科室简介
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是医院秉承救死扶伤、求是创新精神和国家卫健委对于创建实体化创伤中心的要求,参照国际先进创伤中心建设模式,结合浙大一院医院实际情况,综合急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及重症医学等多个学科优势,创新性的建立了内外融合的全科急诊以及一体化的急诊创伤救治体系。具有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强大的创伤一体化综合救治能力,能够承担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和医疗保障任务。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国家发改委疑难危重疾病诊疗水平提升工程中的神经重症及创伤重症的承担部门。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一期规划面积6000多平米,分为A、B、C三区,按照国际先进的人车分流模式,拥有四个配置最先进急救设施的复苏单元、急诊DSA/CT杂交手术室、18个单间的急诊重症监护室单元(包含两个负压监护单元),楼顶设置直升机急救平台,可将危重患者直接送达急诊手术室。我中心还开设有高压氧康复治疗中心,可对脑外伤及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同时我科还开设了神经损伤与修复门诊,负责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随访、相关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处理等,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一站式全程跟踪救治服务患者。
人才荟萃
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现有医师34名,护士152名,楼层秘书1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临床百人计划1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名。科室负责人杨小锋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常务委员、神经创伤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伤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协会神经再生专家委员会常委,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神经创伤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灾害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编委、《浙江创伤外科》杂志副主编,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创伤学)带头人,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特聘医学专家。
专科特色
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融急诊与创伤、卒中、胸痛等中心为一体,更快、更优质的服务急诊患者。 智慧5G院前急救→急诊外科→手术室→创伤ICU→创伤外科病房→高压氧康复治疗的一体化综合创伤救治模式为本中心特色。该救治模式以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为核心,融合了急救医学、内科学、外科学以及重症医学,并拥有先进完善的技术设备及高素质的医技人员,使得科室的诊疗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以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为主导的多学科讨论制度(急危重症MDT)是本科室的另一特色。针对多发伤、严重创伤患者,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整合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院的资源和优势学科,床旁开展多学科讨论,以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救治患者,并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科研教学
科研方面:近年来,科室先后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编神经创伤领域专著两本; 科室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浙江省重点学科与创新平台项目1项,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1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1项,浙江省卫生厅项目3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中医药局重点项目1项。科室长期与浙江大学双脑中心、浙江大学生科院生化所、浙江省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单位深入合作,目前在研国家军委后勤部重点课题项目2项,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基础公益类项目1项,开展临床研究2项。此外,科室先后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奖二等奖,浙江大学第四届林百欣高科技奖。 教学方面: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承担急救医学规培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中心现已承担了浙江省内外多家医院急诊科医师的进修、培养任务,多名医师在我中心进修并成为当地医院的中流砥柱。余杭院区急诊科(急诊创伤中心)前期举办中国创伤救治培训获得圆满成功,国内外多家医院以及藏民同胞参会,反响热烈。此外,科室每年在浙江省举办颅脑创伤大会,每年近400人参会并积极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