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科护理团队

团队概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浙江省中毒急救与防治浙江省危化中毒救治基地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急性中毒中西医结合救治学》承担科室浙江省首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庆春、之江、余杭三大院区共设有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输液室、杂交手术室、中毒观察病房及中毒洗消中心等功能单元,年急诊量超过30万人次,急危重症患者超过20000人次,急诊监护室年收治人数超过800人次。护理现有护士304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57人;硕士2人,在读硕士2人;98.2%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急诊急救专科护士11人,卒中专科护士、成人ICU专科护士、康复护理专科护士等。团队立足自身优势,加强学科建设、优化管理手段、深化服务内涵、培养护理人才、丰富团队文化,弘扬救死扶伤精神。


专科特色



一. 急危重症救护经验丰富  

急诊科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科研攻关水平高、危重症救治能力突出的护理队伍急救护理流程高效绿色通道通畅护理团队熟练配合各类抢救及各种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如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等作为浙江省中毒急救与防治中心,承担全省重症和疑难中毒病人救治任务多名护理人员作为浙江省化学毒品中毒救护队、生物毒剂中毒救护队核心队员开展常态化练兵,常备不怠

二. 发展急诊信息化建设,提高急诊救护效率  

研发急诊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急诊护理信息系统,实现预检分诊标准化、同质化,患者信息连续。通过快速筛查脑卒中高危胸痛,缩短脑卒中患者“D to N”时间和心梗患者“D to B”时间结合之江、余杭院区属地特性,依托智慧5G创建院前协同救治信息系统-院内创伤救治一键启动机制-高压氧康复治疗的快速综合创伤急救体系为创伤患者赢得黄金一小时救治时机

三. 承担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医疗保障任务  

急诊护理团队先后承担汶川地震伤员转运,H7N9禽流感、新冠肺炎救护等公共卫生事件,参与抗击菲律宾风灾、埃博拉疫情等国际救援任务,保障G20峰会省两会等医疗服务

四. 构建专项护理小组,积极开展新技术  

2013年起,急诊科即成立ECMO护理专项小组,开展ECMO技术救治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尤其在救治H7N9、重症肺炎和重症心肌炎等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成立护理B超专项小组引导下穿刺护理,定期培训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护理人员急救下动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团队成效

5年,急诊科护理团队申报厅局级课题8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护理论文20余篇,申报专利1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参研科研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1项。通过品管圈、6S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法,提升护理品质,尤其是在持续质量改进中,充分运用循证手法、结合信息化技术,通过科研创新,提升急救护理品质。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在国内及亚太地区大赛中屡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