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沪”52天,欢迎回家!浙一牵头的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凯旋

2022-06-011131

由浙一牵头的

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

圆满完成

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的救治任务

外派连续奋战52个日日夜夜后

由医疗、护理、感控、后勤等不同专业

组成的浙大一院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血透医疗队

平安凯旋!

他们

去无畏,归无恙

零感染,打胜仗

用实际行动践行“平凡不凡”

雨后初霁,英雄回家

浙沪同心,战疫必胜

守“沪”52天,欢迎回家!浙一牵头的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凯旋


大合影

5月31日上午11时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6号楼内洋溢着无尽的喜悦。浙大一院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血透医疗队54名队员鸣金收兵,平安凯旋!

4月初,上海疫情告急。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浙大一院作为牵头单位紧急组建浙江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队员150名来自医疗、护理、感控、后勤等不同岗位,其中54名骨干队员全部来自浙大一院。

52天前,他们星夜兼程、从“浙”里出发,开启援沪抗疫之路。52天里,他们同心守“沪”,顽强战疫。如今,他们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回家。

此时此刻,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坚守的尽头必定是久别重逢的美好。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携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凯旋的队员们举行了隆重而温馨的欢迎仪式。浙大一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黄河主持本次欢迎仪式。

守“沪”52天,欢迎回家!浙一牵头的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凯旋

院领导向队员们献花

倾力守“沪”:祖国有需要,我们随时出发

“浙大一院的队员真的做到了新冠零感染,我们一个都不少地回来了!这在上海的4万多名援沪医疗队员中,是最难能可贵的!”连日在外奋战,浙江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队长、浙大一院副院长陈作兵喉咙已经沙哑,他在欢迎仪式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地介绍“浙一人”作出的亮眼成绩:

4月1日,浙大一院护理部副主任赵雪红和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瞿婷婷紧急赶赴上海,参与方舱医院筹建工作;


4月2日,之江院区血液净化中心副护士长俞伟萍带领4名血透同事赶赴上海,参与新冠患者的血透工作;


4月3日17时,援沪方舱医疗队其余143名队员全部按时集结上海驻地,4月4日开始投入疫情救治工作;


5月21日11时,上海临港方舱正式休舱,历时52天,圆满完成援沪临港方舱驰援救治任务。

守“沪”52天,欢迎回家!浙一牵头的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凯旋

陈作兵副院长发言

在52天的援沪工作中,浙大一院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血透医疗队在医疗救治、核酸检测、血液透析、院感防控、驻地管理等岗位,分别接管亚定点床位267张,普通舱区床位684张,承担了方舱医院、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管理等任务,覆盖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等新冠肺炎患者和血透患者,共收治患者1896位,其中出院1883位,合并症病人占1/3,新冠重症、危重病例4人,其中年龄最大的90岁,年龄最小的仅2岁

护理团队参与舱内病人采样共13.5万余人次,参与驻地酒店医护和后勤人员采样2.3万余人次,参与社区核酸采样共12.5万余人次

血透医疗分队分三个小组分别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疫情严重医院开展血液透析工作,小组分2~3个班次,每天18~24小时提供血透治疗,共服务患者900余位开展血透服务治疗1.5万余人次

院感团队每日监督穿脱200人次,累积超9000人次;每班次进行半污染区及清洁区清洁消毒,每日6次,累计270次以上;每日进行半污染区及清洁区环境采样,共600余份均为阴性;每日进行全员健康监测及感控风险排查,最大程度确保队员安全。

陈作兵副院长说:“只要国家有需要,只要社会有需要,只要医院有需要,我们随时、随地准备再出发!”

勇挑“国家队”重担: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

守“沪”52天,欢迎回家!浙一牵头的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凯旋

梁廷波书记发言

“今天,你们终于平安凯旋归来,54名队员一个也没有掉队,欢迎回家!你们在外的这些日子,全院职工一直都惦记着你们的健康,今天你们回来了,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代表院党委和全院1万多名职工,向你们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书记说,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是我们毫不动摇坚持、认真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动态清零”总方针、总部署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浙大一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起点高,责任大,人民群众期望也高。为了确保完成任务,浙大一院派到上海的全部是精兵强将,医疗骨干。 援沪队员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与病毒争分夺秒,为生命保驾护航,代表“浙一人”做了打胜仗的排头兵!就在今天上午,省领导还亲切接见了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代表,高度赞扬队员们的出色表现。

梁廷波书记说,犹记得,4月初,在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广大浙一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队员星夜驰援,披甲出征,在极短时间内投身医疗救治、核酸检测、血液透析、驻地管理等各项工作,筑起坚强防疫壁垒,捍卫人民生命健康。队员们的驻地与工作场所往返需要4个小时,每天路途奔波,再加上奥密克戎的传播性很强,在直面感染病患时,面临极大的感染风险。但是浙大一院援沪医疗队实现了“零感染”,在所有援沪医疗队中树立起典范,上海居民称赞浙江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是“好样的”,称赞浙江的方舱是“头等舱”,这里面也包含了对今天回来的54名队员的表扬,更说明我们“浙一人”无论在任何岗位,都能够发扬“浙一精神”、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和历史的考验。

他强调,队员们整装回归医、教、研、管岗位后,要继续以饱满的精神投身于工作之中,作为“国家队”医院,浙大一院使命在肩,要把抗疫精神转化为推动进步的强大动力,踏实肯干、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下更大气力铸造“国之重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守“沪”52天,欢迎回家!浙一牵头的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凯旋

黄河院长主持欢迎仪式

铁骨铮铮,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尤值得一提的是,4月6日,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二队在抗疫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陈作兵副院长任支部书记,为上海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支部党员在方舱医院里进行了一系列“亮身份,树形象”挂牌活动,在抗疫战地一线筑起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名名党员同志举起右拳,重温了入党时的坚定誓言。在方舱医院工作区域的醒目位置,红色的党旗熠熠生辉。党员佩戴党员标识,亮身份、树形象,向每一位隔离病人,传递温暖和信心,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推动工作规范开展。

党旗高高飘扬在方舱医院,党组织凝心聚力,党员身先士卒,为战疫斗争增添了必胜的信念和力量。在方舱医院救治期间,党支部广泛发动舱内志愿者,党员凝聚群众,组建了一支近60人的志愿者队伍,形成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模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在党和人民需要时

“浙一人”

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辞辛苦、担当作为

坚决扛起抗疫重大责任

全力以赴抓好隔离救治

坚定打赢抗疫大仗硬仗信心

用实际行动交上让人民满意的答卷